1、TELNET终端仿真连接:在这种方式下,无线数据采集器本身不需要开发应用程序。只是通过TELNET服务登陆到应用服务器上,远程运行服务器上面的程序。在这种方式下工作,由于大量的终端仿真控制数据流在无线采集器和服务器之间交换,通讯的效率相对会低一些。但是由于在数据采集器上无需开发应用程序,在系统更新升级方面会相对简单、容易。 2、传统的C/S结构:将无线数据采集器作为系统的CLIENT端,采集器上面根据用户的应用流程要求进行程序的开发。开发平台与便携式一样,根据不同产品有所不同。这种方式下工作,数据采集器与通讯服务器之间只需要交换采集的数据信息,数据量小,通讯的效率相应的较高。但是像便携式数据采集器一样,每台无线数据采集器都要安装应用程序,对于后期的应用升级显得较麻烦。 3、B/S结构:在无线数据采集器上面内嵌浏览器,通过HTTP协议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。这种方式对无线数据采集器的系统要求较高,基于WinCE平台下面的产品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实现,像SYBMBOL公司生产的几款设备。 从上面可以看出,在应用无线数据采集器时,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,应该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而定。 天津少伯销售的数据采集器兼备坚固耐用的结构和稳定的操作系统,结合完备的本地化服务,成功应用于物流,制造,零售等领域.咨询热线:15122910340 (责任编辑:admin) |